一、實驗室檢查,常有白細胞尿,血尿少見,尿細菌培養,絕大部分均呈陽性。以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最為常見,亦可見耐青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涂片可見泡沫細胞,細胞陽性率達80%以上,如在一張切片上看到五個以上的泡沫細胞,一般可診斷本病,檢查常見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加和血沉加快。
二、腎-輸尿管-膀胱攝影,可見單側腎影增大,ivp可見無功能腎,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腎盞畸形,囊性病變或腫塊內空洞。
三、CT掃描檢查,可顯示腎內多個結節狀或較大腫塊樣低密度病灶,并可見腎盂或集合管系統的結石和鈣化灶,也可表現為腎一級增大變形或局限性腎腫塊,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但增強后強化不明顯。
四、磁共振和B超檢查,也有助于診斷,B超檢查可見腎臟增大,腎內見液性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