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也稱地方性心肌病,是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由此而得名。據資料調查1980年急性克山病就基本消失,主要表現為急性和慢性的心功能不全、心臟擴大、心律失常以及腦、肺和腎等臟器等,可是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全部發生在低硒地帶,患者血液中的硒明顯低于非病區居民,而口服亞硝酸鈉可以預防克山病的發生。說明硒與克山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克山病的血液檢查有哪些呢,急性和亞急性患者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可以升高,血沉可以增快,急性重癥者血清谷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和同工酶、乳酸脫氫酶的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發病后數小時上升,一到三天達高峰,兩周后逐漸的恢復正常。近年也有抗肌球蛋白的中鏈單克隆抗體制備成功,有助于早期心肌壞死的診斷。慢性和潛在型的可見白蛋白偏低球,球蛋白增高,血清蛋白電泳升高,腸道病毒rna的可為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