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胚胎發育的4周心房從其后上壁發出,向心內膜墊方向生長的原始房間隔分為左右心房,隨著心內膜墊的生長,并逐漸與原始房間隔下緣接觸,融合,最后關閉兩者之間殘留的間隙也稱之為原發孔,在原發孔關閉之前原始房間隔中上部逐漸退化,吸收,形成一新的通道,就是繼發孔,在繼發孔形成后原發隔右側出現向下生長的間隔,即繼發隔,形成以單瓣遮蓋的繼發孔,但二者并不融合,形成卵圓孔,血流可通過卵圓孔從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
卵圓孔在出生后逐漸閉合,但大約20%的成人中可遺留細小縫隙,由于有左方面活瓣組織覆蓋,正常情況下無分流,如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房間隔下緣不能與心內膜墊接觸,在房間隔下部間隙殘留,形成原發孔房間隔缺損,而原始房間隔上部吸收過多,繼發孔擴大或繼發隔生長發育障礙,則二者不能接觸,出現繼發孔房間隔缺損。
一般來說,房間隔繼發孔缺損自然閉合率整體在87%,在3個月以前診斷的缺損:
一,小于3mm的房缺在一歲半內可以百分之百的自然閉合。
二,缺損在3.8mm的房間在一歲半以內有80%以上可以自然閉合。
三,房缺在8mm以上的則很少有自然閉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