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時臍帶血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濃度均較低,六個月后血脂水平上升較快,青春期前上升較緩慢,成年期男女兩性血脂水平隨年齡增高而繼續增高,膽固醇隨年齡的增長而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三十歲即可發生動脈硬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病變增加和加重,男性在50歲左右,女性在55到60歲左右發病,男性病變重于女性。無論男與女,在65歲以后膽固醇不再繼續升高或逐漸降低,處于高危階段和前階段的人應定期測定血脂變化。
但是依年齡增加而升高的膽固醇并非全是體重增加所致,有人發現老年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活性減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分解代謝率降低也是年齡效應的結果,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活性減退的機制可能是由于年齡的增加。膽汁酸合成減少使肝內膽固醇含量增加,進一步抑制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的活性。
除體重因素外年齡增長本身也可以使血漿膽固醇增加0.78mmol/l左右,在45到50歲前女性的血膽固醇低于男性,隨后將會高于男性。這種絕經后膽固醇水平升高很可能是由于體內雌激素減少所致,已知在人類和動物體內,雌激素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的活性,女性絕經后總膽固醇可增高大約0.52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