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糞便常規。
將糞便涂片鏡檢,若發現革蘭陽性桿菌及其胞芽將對臨床碰到還有幫助,隨后可進行分階段細菌培養。
2、細菌學檢查。
90%的病例在發病時糞便中可培養到難辨梭狀芽胞桿菌。若菌落成扁平邊緣不規則,粗糙狀,革蘭染色為陽性桿菌,即可做出診斷。
3、細胞毒素的毒性實驗。
稀釋的大便和細菌培養濾液,對組織培養細胞有特異性的細胞病理效應,這種效應可被污泥梭狀芽胞桿菌的抗毒素中和,從而證實難辨芽胞桿菌為產毒菌株。
4、毒素a的檢測。
可以用對流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實驗、乳膠凝集實驗、單克隆抗體方法等檢查毒素a。
5、結腸鏡檢。
假膜性腸炎同時侵犯結腸,尤其是乙狀結腸可借助結腸鏡進行檢查。
6、腹部x線平片。
7、超聲診斷。
8、ct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