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人平時都會服用些藥物,有些老年人因基礎疾病多,甚至一吃就是一大把,對于胃病病人來說,要注意不能多用以下藥物:
一、解熱鎮痛藥,包括百服寧、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等,多用于感冒發熱、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風濕痛等。口服后對胃有較強的刺激,可直接破壞胃黏膜,引起惡心、嘔吐,甚至出血。所以,胃病病人不宜使用,如果胃病病人出現感冒、發熱,建議用物理降溫或者是服用中藥制劑。
二、消炎鎮痛藥,包括吲哚美辛、塞來昔布等,常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嚴重性疼痛,這類藥物可以破壞胃黏膜屏障,損害黏膜的防御及修復功能,甚至引起潰瘍、出血和穿孔。如果不得不用,一定要在飯后服用,并加用胃黏膜保護藥。
三、糖皮質激素,包括潑尼松、甲潑尼龍等,都用于急性關節炎,過敏性反應,作為抗炎、抗免疫治療用。這類藥物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黏膜的分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重潰瘍,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癥狀,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的并發癥。
四、抗生素,包括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環胺類、四環素類、抗真菌藥等,這些抗生素或多或少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如果胃病病人必須使用,應注意服用方法,比如根除HP標準治療中的抗生素,要在飯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