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關鍵,護理措施有:
1、建立靜脈通路:迅速建立1~2條靜脈輸液通道。
2、合理補液:先輸晶體后輸膠體,根據病人心肺功能及血壓、中心靜脈壓監測結果等調整補液速度;準確記錄輸入液體的種類、數量、時間及速度,詳細記錄24h出入量,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3、觀察病情:動態觀察病人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皮膚、黏膜、周圍靜脈及毛細血管充盈情況、尿量及尿相對密度等;實驗室檢查及血流動力學監測結果的變化。
二、氣體交換受損、清理呼吸道無效與肺部感染,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C等有關,護理措施:
1、環境與休息:頭胸部抬高,利于呼吸。
2、病情觀察:觀察呼吸狀況,判斷呼吸困難類型,監測血氧飽和度和動脈血氣變化。
3、心理護理。
4、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口鼻分泌物,建立人工氣道,機械通氣,行機械吸痰。
5、給予吸氧:改善缺氧狀況,提高動脈血氧濃度。體溫過高與感染、毒素吸收有關。
三、護理措施:
1、降低體溫:可選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法。
2、抗感染:先遵醫囑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3、加強病情觀察:測體溫Q4h次,注意呼吸脈搏和血壓的變化;觀察有無伴隨癥狀的出現;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的變化;觀察治療效果;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
4、補充營養和水分:禁飲食,通過腸外營養給予全營養混合液或單瓶輸注氨基酸或脂肪乳、白蛋白。
5、促進患者舒適:充分休息,做好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