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通常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大人可以通過一些表現來發現他是否具有壓郁心情。
1、哭泣: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一種減輕壓力的方法。哭泣是一種自然愈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道如何放松時他們就垮下來了,然后大聲的啼哭;這就是為什么在有些比較高興的事情上,孩子反而哭得淚人一樣的原因。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的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略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的來對待。
2、不安的睡眠: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在想象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袋里可能想象有鬼怪的藏身,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失眠,一定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們;睡前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讓他們也說說心里話,這樣可能會改善他們的睡眠不佳。
3、疾病反復:如果你的孩子肚子疼、頭痛而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它可能就是精神緊張,這樣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4、攻擊行為: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脾氣,但這些行為不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壓的唯一的方式就通過咬、激怒或者是欺負他的玩伴,做出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暴力情景有關系,但是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的一種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