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主要由腦老化、彌漫性腦萎縮引起。以往認為,腦細胞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的死亡。但現在認為,人的腦細胞并不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死亡,而表現為腦萎縮、腦衰老。
一般人到了60歲以后,腦實質會逐漸縮小,重量減輕,腦血流量有明顯減少,在大腦的不同區域,腦神經細胞的萎縮也是不平衡的。
對于淺顎的神經細胞萎縮的最早,而位于枕部的神經細胞萎縮最晚。
一般來說,人到50歲時,大腦開始慢慢萎縮,到了70、80歲,腦萎縮會加快,這說明年齡越大,腦萎縮越明顯,從CT和MRI可以看出。有的人是全腦彌漫性的萎縮,有的人是局部萎縮,如大腦顳部萎縮。
老年人生理性萎縮很常見,如果程度輕,一般不會發生癡呆,但如果是嚴重萎縮,又是彌漫性萎縮,可能會有癡呆表現。彌漫性萎縮是大腦皮質的一種變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
目前初步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含量減少有關。也有人認為是因接觸了重金屬較多,慢性病毒感染,大量飲酒,以及遺傳因素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