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的主要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胃脹、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適及頭痛等。這些不良反應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有些人吃二甲雙胍不會有任何不適,該吃吃、該喝喝,但有些人則是會出現較嚴重的不適。這樣的不良反應常見于藥物的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耐受。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上述的不良反應可基本消失。
1,小劑量開始給藥,逐漸增加劑量。這樣做能有效減少治療初期不良反應的發生。二甲雙胍的起始治療劑量為每日3次,每次250mg。之后,逐漸增加至每日3次,每次500mg。
2,從餐前服藥改為餐中或餐后給藥。二甲雙胍最好的服藥時間為餐前半小時,但是餐前服藥會增加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所以對于有腹瀉、惡心、嘔吐等反應的患者可以改為餐中或餐后服藥。在副作用逐漸緩解后,再慢慢改為餐前服藥。
因此,服用二甲雙胍有不良反應的患者可以實施以下治療方案:初期250mg餐中或餐后服藥,逐級增加至500mg餐中或餐后服藥,最后再改為500mg餐前半小時服藥。
3,選擇緩釋片或腸溶片劑型。目前市場上的二甲雙胍主要有三種劑型:普通片、緩釋片和腸溶片。緩釋片和腸溶片相對于普通片劑而言,可減少給藥后的胃腸道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