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較常見的是腹股溝疝,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平臥后可恢復,嬰兒多系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孩則多于入浴時發現。
引起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較年長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在腹股溝區出現,有些則會達到陰囊或陰唇,腫塊系腹腔內器官突出到疝氣帶所形成,突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其它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急性以卵巢脫出較多,因此常可摸到大拇指較硬且多伴有壓痛的腫塊,有些患兒會有便秘,食欲不振等現象,可表現易哭、不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