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瘡好發于夏秋季節,多發生于暴露部位,如顏面,口周,鼻孔周圍及四肢等,或繼發于痱子,濕疹等。開始為散在性紅斑和丘疹,很會變為水泡,米粒至黃豆大小,迅速化膿渾濁,周圍繞有炎性紅暈。
膿皰開始時豐滿緊張,數小時或一到兩日后,膿液混濁下沉,成半月狀。此時泡壁薄而松弛,易破裂,露出糜爛面。干燥后形成黃色痂皮。
處方:細辛100克,五倍子200克,冰片2.5克。用法:前兩藥共研,極細末,加入冰片研勻,儲備備用,先用苦參熬汁,清洗患處,將藥末敷滿創面,不用覆蓋。每日換藥一次,當黃水已凈,瘙癢消失,即停止換藥,痂皮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