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猝死性與非猝死性心源性死亡的危險,以及降低非致命性心梗的危險從而降低總死亡率。
其機制與β受體阻滯劑抗心肌缺血,抗高血壓和降低左心室壁張力有關。β受體阻滯劑治療后,患者心梗后事件的發生相對危險性降低近20%。
高危心梗患者,如前壁心梗,陳舊性心梗史,復雜性室性異位心律,高齡以及左心室功能衰竭者從β受體阻滯劑中受益最大。死亡率降低的程度似乎還與患者接受溶栓治療或直接血管成形術后的心肌再灌注有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血流動力學穩定,均應在疾病24小時內給予β受體阻滯劑治療,并持續治療。
中度的左心室功能衰竭與充血性心力衰竭代償期并非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禁忌癥。其中,無內在交感活性的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普萘洛爾和阿替洛爾似乎最有效。β受體阻滯劑降低死亡率的機制似乎還與減慢心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