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多發生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屎氣臭匯,噯氣酸腐,肚腹燥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積食時最好讓小兒適量的做運動,吃一些清淡的食品,下面介紹一下食療方法。
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而引起的積食,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癥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至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后讓孩子多吃一點。
山藥米粥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適用于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做法取干山藥片一百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一百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或者孩子大一點可以服用大山藥丸。
幫助按摩,家長可以肚臍為中心,以掌心順時針按摩腹部寶寶腹部,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時,要稍加用力向下推,促進便意還可以手指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肛周刺激排便,合理用藥,積食發燒重點要化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