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患者發送的肌無力危象,表現為嚴重的通氣功能衰竭,全身性嚴重肌無力,吞咽困難,疾病本身自然惡化、感染、勞累、手術創傷或治療不當均能引起肌無力危象,為乙酰膽堿相對缺乏所致,發生率為15%到46%,患者一旦發生肌無力危象,必須進行輔助呼吸治療,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后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否則便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是重癥肌無力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膽堿能危象是由于抗膽堿酯酶類藥物使用過量而產生的中毒癥狀,抗膽堿酯酶藥物中毒后,可產生毒蕈堿樣反應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患者表現為瞳孔縮小,淚液、唾液會到分泌物增加,發生雙側濕肺、呼吸困難、缺氧和激素顫動,同樣需緊急搶救治療。
肌無力危象和膽堿能危象的鑒別主要有騰喜龍試驗,用騰喜龍十毫克加入十毫升生理鹽水中先注射兩毫克,如癥狀好轉再在三十秒內注射器與八毫克,觀察肌力的改善,癥狀迅速緩解,則診斷為肌無力危象,若注射兩毫克后癥狀加重應立即停止注射,應診斷為膽堿能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