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國家,酒精性肝硬化約占全部肝硬化的50%到90%,而在我國則比較少見,其發病機制主要是酒精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酒精進入肝細胞后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能使脂肪氧化減弱,肝內脂肪酸合成增多超過肝臟處理能力而形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可進一步發展成為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據統計致肝硬化的酒精計量是平均每日飲酒180克供25年。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長期飲酒引起的肝臟不可逆性損害,也是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進一步發展的嚴重不良后果。多飲易發病,常見于35歲以上大量飲酒,肝病早期可無癥狀多有低熱和肝腫大,典型的表現出現在中晚期表現為乏力,腹痛,厭食,體重減輕和出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