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腎病病人原來沒有腎病病史,一發現腎臟不好就已經是尿毒癥了,那么尿毒癥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
尿毒癥為各類腎病病情惡化到晚期的一個階段,都由慢性腎炎,繼發性腎病等,逐漸發展而來。隨著尿毒癥的到來,病人在臨床上會出現很多異常情況,但是也有少數尿毒癥病人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被忽視,等到就醫時往往已經是進入了尿毒癥階段。
引起尿毒癥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腎臟疾病,這是導致尿毒癥發生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腎結石,尿路梗阻,腎血管疾病,腎腫瘤等;其次是其他伴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淀粉樣病變等;隨著病程遷延均可致腎臟損害,進一步就可惡化為尿毒癥。
另外藥物損傷腎臟也可以導致尿毒癥的發生,如部分抗炎藥,應用造影劑,抗腫瘤藥物以及部分中藥,均可屬于腎毒性藥物容易對腎臟造成損傷,由此引發尿毒癥。
其他如細菌等制成的疫苗,部分血液制劑、重金屬、蛇毒等,也很有可能引發腎功能損傷,從而導致尿毒癥的發生。
老年人原本就是存在腎功能減退,一旦遇到意外情況,很容易導致腎功能的進一步損傷而發展為尿毒癥,如感染、失血、缺水、腎毒性藥物和其他疾病,都可成為老年尿毒癥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