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紺是指血液中脫氧血紅蛋白增多或異常血紅蛋白衍生物增多而使皮膚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現。其在皮膚較薄,色素較少和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較易觀察,如口唇、鼻尖、頰部、耳垂等部位,發紺可有以下類型:
一,中心性發紺,特點是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皮膚溫暖,主要見于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和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常有心悸、咳喘伴隨癥狀,并在勞累時加重。
二,周圍性發紺,常繼發于皮膚血管收縮或外周血液循環不良,其特點是這些部位皮膚溫度低,按摩或加溫可使其溫暖,發紺消失。僅限于一側肢體的發給提示有局部動脈或靜脈的阻塞,雙手的發給提示為雷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除肢端、口唇發紺外,顏面和大小魚際紫紅,結膜充血,檢查血紅細胞數顯著升高。
三,混合性發紺:見于心肺疾病合并周圍循環衰竭者。
四,先天性和藥物或化學物質中毒引起的發紺,中毒引起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發紺起病急,病情嚴重,經氧療青紫不減,可靜脈注射亞甲藍、硫代硫酸鈉或大量維生素C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