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嘌醇是一種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要是別的藥物很難替代它,但有的患者服用之后會出現皮膚過敏,則可適用下列兩種口服脫敏療法:
一、標準脫敏療法:別嘌醇從每日50微克開始,以后每隔三日增至100微克、200微克與1毫克,5毫克,10毫克和25毫克,最終達到每日質量50到100毫克,是否需要再增加劑量則應測定血尿酸水平和肌酐值來確定,使血尿酸維持在正常或低于正常值。
二、改良脫敏法,別嘌醇開始每日10微克和20微克,以后每隔五到十日增加劑量一次,方法適用于年老體弱,患有腎功能損害者,以及有較廣泛融合性皮疹患者。
三、脫敏療法應注意事項,若非十分必要不建議使用脫敏療法,患者在脫敏期間應嚴密觀察,如果出現發熱、皮膚瘙、癢皮疹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待原反應消失后再開始給予原劑量的二分之一,劑量增加延長至五到十日以上。
脫敏成功的標志是患者每日能耐受50到100微克的別嘌醇,在脫敏過程中用量達5毫克或更少時,少量患者會產生輕度痛癢性紅斑,但不妨礙進一步調整使用的劑量。
使用脫敏療法的患者務必住院嚴密觀察,若出現嚴重過敏則不能用此法脫敏,即使脫敏,也應認真觀察患者,若出現不適應隨時找醫師咨詢,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