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根據不同的病變部位,可以表現不同的臨床類型:
1,小腦性共濟失調,表現為:姿勢和步態的改變。有站立不穩或者是不太平衡、盤山兩腿分開、左右搖擺,上蚓部受損易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 易向后傾倒。小腦半球受損,會有行走偏向患側。
2,另外就是協調運動障礙,上肢比下肢要重,遠端比近端重,精細動作比粗大動作重。意象性震顫或者是快速或輪替動作異常,或者是數學障礙等等。
3,言語障礙表現為:飲食用語言和爆發樣語言。
4,運動障礙表現為,共濟失調的炎癥。肌張力減低表現為姿勢和體位的維持障礙。
5,感覺性共濟失調會表現為:站立不穩,邁步不知遠近、落腳不知深淺、睜眼的時候不明顯,閉目難立征是陽性,音叉振動結核關節的味覺是缺失。
6,再就是前庭性的共濟失調是以平衡障礙為主,站立快不行的時候,軀體向患側傾斜、搖晃不穩。改變頭位的時候可以導致癥狀的加重,常常同時伴有眩暈、嘔吐或是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