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癥患者表現主要是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發病年齡一般是二十到三十歲左右,發病和進展都是比較緩慢的。
第二個就是感覺障礙,病變首先出現在中央管背側灰質一側或兩側后角的底部,病變階段支配的區域會發生自發性的疼痛,表明有后角的受累,節段性分離的分離性的感覺障礙,比如痛溫覺或是粗觸覺障礙,深感覺和精細觸覺保留,呈現短上衣樣的分布,晚期空洞擴大,可以導致脊髓丘腦束、薄束還有稀束受累,關節痛覺消失,可以導致下顎關節的出現。
第三個就是運動障礙,前角受累,表現為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出現肌萎縮,然后有肌束的顫動,肌張力減低,鍵反射減退,頸膨大、空洞時雙手肌萎縮明顯,后期錐體束受累,再就是自主神經的障礙,還有延髓空洞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