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血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低鈉血癥的臨床表現嚴重程度取決于血Na+濃度和血鈉下降的速率。血Na+濃度在125mmol/L以上時,極少引起癥狀;Na十濃度在125-130mmol/L范圍內時,出現軟弱乏力、惡心嘔吐、頭痛思睡、肌肉痛性痙攣、神經精神癥狀和可逆性共濟失調等。在低鈉血癥的早期,腦細胞對細胞內外滲透壓不平衡有適應性調節。如果腦細胞這種適應調節衰竭,腦細胞水腫則隨之而至。臨床表現有抽搐、木僵、昏迷和顱內壓升高癥狀,嚴重可出現腦幕(tentorium)痛。
如果低鈉血癥在48小時內發生,則有很大危險,可導致永久性神經系統受損的后果。慢性低鈉血癥者,則有發生滲透性脫髓鞘的危險,特別在糾正低鈉血癥過分或過快時易于發生。除腦細胞水腫和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外,由于血容量縮減,可出現血壓低、脈細速和循環衰竭,同時有失水的體征。總體鈉正常的低鈉血癥則無腦水腫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