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是我國當前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
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無癥狀攜帶者,經血液、性接觸和生活密切接觸都是傳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約經3個月(6周至6個月)發病,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人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隱匿。
在查體中發現,肝功能異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HBVIgM)、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為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