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血小板減少,不僅分娩時可能會出血不止,影響健康和生命,而且對于胎兒和新生兒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如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的準媽媽,體內可產生“抗血小板抗體”,這種抗體能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的血小板遭受破壞,導致胎兒顱內出血等嚴重后果。這抗體又能經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寶寶產生出血傾向。此病的流產率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近年來由于治療手段的提高,其流產率大幅下降,血小板減孕婦分娩出血率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出血病死率約百分之一。
血小板減少會對母嬰帶來較大危險,由于血小板少,孕婦有出血傾向,妊娠期易發生流產、胎盤早期剝離、胎死宮內,分娩時易造成產道損傷出血及血腫形成。產后出血率高于正常妊娠的5倍,嚴重者可發生顱內出血而死亡。因此血小板減少患者盡量避免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