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因為萎縮部位以及涉及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局限性腦萎縮以及彌漫性腦萎縮。彌漫性腦萎縮大部分都是因為腦動脈硬化導致的。局灶性腦萎縮大部分都是因為腦外傷導致的。
腦萎縮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大腦機能衰退和認知功能減退兩大類。主要與發生的部位跟程度有關。彌漫性的大腦皮層萎縮以癡呆、智能減退、記憶障礙、性格改變、行為障礙為主,有的伴有偏癱以及癲癇發作。局灶性的腦萎縮是以性格改變為主,小腦萎縮以語言障礙、肢體共濟失調以及意向性震顫為主。
全身癥狀表現在早期,往往是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然后逐漸出現反應遲鈍、動作遲緩。在軀體方面表現為老態龍鐘、皮膚干燥、色素沉著、共濟失調等,會出現記憶減退,經常丟東西,遺忘已經答應的事情。隨著疾病的發展,逐漸出現記憶力完全的喪失,再就是性格行為的改變,出現對子女、親人缺乏感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