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是高血壓晚期的一種并發癥。由于長期的血壓增高,必然導致循環阻力逐漸增加,左心室為了克服外周阻力,必須加強收縮,才能將血液射入主動脈,這樣左心室逐漸發生代償性向心性肥厚。
雖然心肌纖維肥大明顯,但肌纖維間的毛細血管數量并無相應的增加,所以,在單位體積內毛細血管的密度相對地比原來降低了,這樣使肥大的心臟纖維處于一種相對缺血狀態。
另一方面,冠狀動脈由于長期高血壓的影響,而發生血管壁營養障礙,內膜通透性增強,有利于血液中類脂質向內膜浸潤而促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這樣心肌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加之左心室長期負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縮力減退,失去了代償能力,而發生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后,舒張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壓力增高,進而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室因而逐漸肥厚并擴大,最后發生右心衰竭,而導致全心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