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腎炎也稱為痛風腎病即血液中尿酸鹽濃度增高達到過飽和狀態,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臟而引起病變。
尿酸性腎病組織學特征性表現為腎間質和腎小管內出現尿酸鹽沉積,可見雙折光的針狀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造成其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萎縮、管腔閉塞、間質纖維化,進而腎單位毀損。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鈣化可使集合管擴張,并易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
痛風腎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其中早期可有顯著的高血壓和氮質血癥,在病程中有25%病人會夾雜尿路感染。
一般來說痛風腎多在不知不覺中發病,而且進展很緩慢,常經歷10~20年才發生腎衰,還有約20%的病人并發尿酸性結石,可出現腎絞痛、血尿或尿中排出尿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