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家庭內暴力的發生與親子關系。家庭內暴力的發生與親子關系及雙親的養育態度有密切關系,暴力攻擊的對象主要是母親,母親被打傷甚至骨折,而父親也常常因為阻止和保護母親,也成為暴力的對象,在這樣的家庭里往往母親為支配地位。另外有些家庭內暴力患者,在幼年時較長的時間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寄養,這些孩子回到父母身邊,與父母感情不深也是容易發生暴力的因素之一。
二,是家庭內暴力與青春期。家庭內暴力發生在青少年,多在青春期和青春早期,我們發現,首次出現暴力為14到23歲,平均17加減2.6歲,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危機,在青春期隨著身體的成長,青少年第二性征急劇發育,這些生理變化使其開始出現性沖動,精神上的攻擊活動增強,使得雙親保護和統治下的反抗和家庭內暴力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