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親和嬰兒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兒或者是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母親和孩子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體反應,主要是由于母親體內不存在胎兒的某些由父親遺傳的紅細胞血型抗原,當胎兒的紅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或者是母體通過其他途徑接觸抗原后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當這些抗體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以后就可以與胎兒的紅細胞表面發生抗原與抗原結合,繼而在單核吞噬細胞系統被破壞而引起溶血,最常見的是abo溶血和rh溶血,abo溶血主要是發生在母親是o型血而胎兒是a型或者是b型血的情況,rh溶血主要是發生在母親是rh陰性血,而孩子是rh陽性血的情況,一般rh溶血病不發生在第一胎,主要是發生在第二胎,但是如果是rh陰性血的母親輸入過rh陽性的血,第一胎也可以發病。
其中新生兒溶血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根據溶血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有黃疸、貧血和肝脾腫大,一般rh溶血在患兒生后24小時之內就可以出現黃疸,并且病情進行性加重,如果是abo溶血,多在黃疸兩到三天開始出現,貧血的程度不一,一般重癥的rh溶血生后一般就會有嚴重的貧血,肝脾腫大主要是因為貧血導致的肝脾代償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