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導致腎衰竭,是高血壓病人病情惡化進展的晚期階段了,是由于高壓病人的血壓控制情況不理想,沒能得到及時正確的降壓治療。對腎臟血管造成的破壞,導致高壓病人腎臟的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引起腎臟功能的損害,所以形成了高血壓腎衰竭。
初期高血壓腎衰竭表現不是特別明顯,其損傷的腎功能情況,只能通過臨床的化驗結果才能發現,此時,往往成為患者錯過最佳治療階段的時期。如果到了中期,這個時候患者表現為有輕微的癥狀,由于夜間腎臟不能像白天那樣,從尿液中吸收同樣的水分,因此,患者可以出現夜尿增多,導致夜間尿的總量增加。
反過來講,由于高血壓的病人發生了腎功能衰竭,腎臟多數已經發生了纖維化,使剩余的正常的腎臟數目已經減少,腎臟就不能排出過多的鈉鹽和水分,從而會導致血壓的更加升高。因此,高血壓和腎衰竭就形成惡性循環,相互促使,而加重高血壓、腎衰竭病人的病情。
到了晚期,高血壓和腎衰竭病人就會病情不斷加重,體內代謝的廢物越聚越多,影響到病人的肌肉神經、消化道、腦部和皮膚的系統,從而引起高血壓、腎病出現一系列的臨床表現。像肌肉抽搐、肌無力、肌肉痙攣、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貧血、全身瘙癢,甚至發生驚厥等,所以,我們要積極的控制高血壓,把血壓降在正常的范圍,防止腎衰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