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大多是由神經系統的疾病所引起,常常會伴有感覺障礙,并且非常容易并發褥瘡、肌肉萎縮和肢體攣縮、畸形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如果護理不當,可導致病人恢復得比較緩慢,所以對病人早期實施正確的護理,對于病人的康復以及減少后遺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
要對病人進行精神護理,別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這個疾病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在治療以及預防并發癥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病人的內在因素,使之與醫護人員密切合作,以爭取最大限度的早日康復。
另外讓病人保持一個合理的體位,合適的體位可以預防畸形、攣縮、足下垂、肌肉勞損、褥瘡以及肺部因為墜積性充血而極易發生的支氣管肺炎等并發癥。
應該保持癱瘓的肢體處于正常的功能體位,當癱瘓的病人病情穩定以后要經常的變換體位,體位改變以左右側臥以及平臥相結合,平臥的時間不要過長。
另外,對癱瘓的病人進行適度的被動運動;對于癱瘓不完全的病人,應盡量地鼓勵病人早期活動癱瘓了肢體;完全癱瘓病人,應當由護理人員保證來幫助實施肢體被動運動以及肌肉的按摩,每次十到二十分鐘,每天可以進行兩到三次,恢復期要鼓勵病人早日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