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一種最常見的情緒狀態(tài),一般人也都有過程度不同的焦慮體驗,快考試了,如果覺得自己沒復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基本的內心體驗是害怕,提心吊膽,忐忑不安,甚至極端驚恐和恐怖。焦慮是人腦中一種固有的程序,當人覺察到某種潛在威脅時它就啟動,未雨綢繆及早防范,避開危險。從這點看焦慮反映應是有積極意義的,絕大多數(shù)焦慮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是可以理解的,屬于正常焦慮生理性的焦慮。
所謂正常焦慮是指合理和不過分的焦慮,合理是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過分指的是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引起焦慮的原因性質和程度一致。當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引起的,或者是焦慮的嚴重程度與現(xiàn)實情況不相稱,或者是持續(xù)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診斷為焦慮癥,而且成為焦慮障礙或者是焦慮型神經(jīng)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