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潰瘍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命名為消化性潰瘍。酸性胃液接觸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腸吻合術后的吻合口以及空腸,以及具有異位黏膜部位的美克爾(Mickel)憩室,絕大多數潰瘍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所以命名為十二指腸潰瘍。
當此種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即食道,胃,十二指腸,胰腺,膽道,乃至美克爾(Mickel)憩室等出血,一次出血量大于等于八百毫升或全身循環血量的20%以上者,稱為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黑便,上腹痛,冷汗等;嚴重者可產生暈厥,休克等癥狀,是消化科常見的急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