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由于貧血外周血粒細胞增高和出現各階段幼稚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和脾大為特征。起源于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嬰兒期少見中年人比較多。
臨床表現第一是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活動后氣促。第二反復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第三有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不規則出血等,是血小板減少所引起來的。
其他的比如脾大以及不明原因的消瘦和盜汗,早期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好,患者沒有明顯的不適的組數,僅做骨髓的檢查而發現異常,中期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疲乏無力、消瘦、盜汗。晚期可以出現持續發熱、骨痛、出血甚至神昏、譫語等。可以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三期,到急變期的患者一般預后比較差,往往在數月內就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