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復發的原因,主要是早期停用抗精神病藥物,因此堅持服藥,特別是發病后2年內不可停藥是防止復發的關鍵所在。對于多次復發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避免感冒、保持愉快心境也是防止復發的重要因素。盡管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并不太高,我們用的統計資料也只是小樣本,趨勢分析還是基本上可以說明問題的,做好對復發因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為你推薦
-
病毒性腦炎會復發嗎首先,第一個我們要明白,腦炎它不會復發。但是說我們腦炎可以再次感染。如果說我們機體抵抗力比較弱,或者說我們比較勞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再次感染病毒。而這種病毒通過我們血腦屏障之后進入腦子,可以再次發病。我們這次發病不是叫復發,而是再次得了腦炎。所以說跟復發的概念不一樣,所謂復發是指的這個病沒有完全好,比如說我們結腦。結腦的話,我們治療之后病人看似癥狀緩解,但是沒有完全痊愈,這時候我們一旦減藥之后,病人癥狀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叫復發。而病腦的話,一般沒有說復發。01:13
-
腦膿腫復發因素有哪些腦膿腫的復發的因素,當然第一是上一次的治療,是不是比較徹底的,細菌是不是絕大部分都已經被清除掉了,膿腫腔就包裹的非常完整,沒有細菌能夠再進行擴散和再產生新的感染。第二個就是跟病人的免疫力有關,病人如果要是在治療之后,細菌沒有完全清除掉,還有少量的潛伏的細菌,然后再一次出現了免疫力的下降,比如說病人進行熬夜,或者是焦慮這些狀態,他免疫力下降,就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我們通常叫做感染的復燃。01:00
-
散發性腦炎伴發精神障礙特點1、意識障礙最為多見,國內報道高達90%。2、感知障礙中,可有50%的病人出現幻覺、錯覺和感知綜合障礙,其中以幻覺出現頻度校多;3、思維障礙方面有2/3的病人出現一種或多種妄想,如被害妄想、關系妄想、鐘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和被控制感,半數的病人出現思維不連貫;4、情感和行為障礙方面,多數表現為表情茫然、情感淡漠呆板、反應遲鈍,或出現時哭時笑,情緒不穩,表情欣快、行為幼稚等現象。半數病人出現行為紊亂、興奮、躁動、動作離奇無目的性,酷似精神分裂癥的青春型,有少數病例出現木僵、亞木僵及違拗的現象;5、智能和記憶力粗査均不同程度減退,嚴重的呈現癡呆狀態;6、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不恒定,多見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汗多,顏面潮紅、面部油脂增多,其中多汗約占20%;尿失禁也是常見癥狀;半數病人出現局部抽搐式癲癇大發作;肌張力增高,有易變特點;腱反射亢進或減弱;病理反射陽性達50%左右;部分病例掌領反射和吸吮反射呈陽性。語音時長 2:26”
-
散發性腦炎伴精神障礙的預后?一般情況下,散發性腦炎伴發精神障礙的患者,經過認真的治療后是可以痊愈的。對20例病人均為首次發病,經不同時間的住院治療后,有12例癥狀消失,智力、記憶力恢復正常,自制力完整,以痊愈出院;6例存有部分精神癥狀或輕度智力低下或神經系統體征,以好出院;2例智力、記憶力明顯低下,以好轉出院。總體來說,伴發精神癥狀的散發性腦炎治療效果尚屬良好,出院時臨床痊愈率達60%,遠期療效隨訪中完全恢復社會功能的為55%,但復發率高達52.6%。語音時長 1:30”
-
散發性腦炎伴發的精神障礙怎么辦這主要是因為炎癥而引起的腦功能受損所導致的,這首先,平常可以根據出現的癥狀進行對癥處理。存在精神興奮狂躁的,可以用一些鎮靜的藥物,存在抑郁的可以用一些抗抑郁和抗焦慮的藥物,同時可以用一些營養神經藥物促進腦功能的修復,也可以做高壓氧,對于恢復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發病后精神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發病前的一些精神障礙,在臨床上主要是以癲癇發作的先兆和前驅癥狀。先兆就是在強直痙攣發作前數秒鐘或者是幾分鐘出現,比如顳葉癲癇患者,他可能會出現幻嗅的現狀,也就是說聞到一些臭味兒等。 前驅癥狀發作前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就會出現。它主要表現就是比較焦慮、緊張或者是表現為煩躁不安,因為小事就發脾氣、沖動、情緒抑郁或者是淡漠、挑剔或者是經常去抱怨他人等等。這些情緒的障礙或者是表現這些癥狀常常會提示患者癲癇發作即將要來臨,這也是做好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提前的準備。
-
散發性腦炎伴發精神障礙特點1、意識障礙最為多見,國內報道高達90%。2、感知障礙中,可有50%的病人出現幻覺、錯覺和感知綜合障礙,其中以幻覺出現頻度校多;3、思維障礙方面有2/3的病人出現一種或多種妄想,如被害妄想、關系妄想、鐘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和被控制感,半數的病人出現思維不連貫;4、情感和行為障礙方面,
-
散發性腦炎所致精神障礙得臨床表現是什么?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大多數2周內癥狀達到高峰。(1)前驅癥狀:部分病例在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癥狀,如頭痛,微熱或中度發熱,部分病例在發熱前還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2)精神障礙:①意識障礙最多見,國內報道達90%。意識障礙以嗜睡、混濁、譫妄、錯亂狀態較多,隨著病情的加重,可有昏迷。意識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