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年齡:血管性癡呆發病多在50~60歲發病,目前有年輕化的趁勢;老年癡呆的發病年齡有兩種類型:早老型在65歲以下,老年型在65歲以上發病。
(2)發病的形式及病程經過 :老年癡呆發病極其緩慢,為潛隱性發病;常常發病后1-2年內不被發現;血管性癡呆雖然多數發病也較慢,但少數有急性發病,特別是卒中發作后,癥狀明顯加重。
老年癡呆的癥狀為進行性加重,各種治療常常看不出有何療效,被認為是不可治性或不可逆性癡呆;血管性癡呆的癥狀在全病程中,呈波動性或階梯性惡化,無規律性,在治療過程中,可見到癥狀的好轉,或停滯在一個階段中,因此,被認為是可治性或可逆性癡呆。
(3)早期癥狀:老年癡呆常常無明顯早期癥狀,記憶力緩慢下降,常常不被他人發覺、不被人重視,病人本人又不自覺,還自認記憶力很好。因此,老年癡呆常常在病后1~2年才在偶然的事件時發現其癡呆;血管性癡呆則由于早期的腦衰期綜合征,早期的各種癥狀如頭暈、肢體麻木、失眠、記憶力下降、焦慮或抑郁情緒等,常常會到處求醫,與老年癡呆有著明顯的區別,還有認知功能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