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造影目前仍是判斷是否得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實際上,沒有哪一種檢查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的,而且,作為一種有創傷性的檢查手段,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動脈損傷、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劑過敏反應等。
因此,醫生一般會先安排一些基本的檢查,比如血化驗、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運動試驗等,然后根據各種檢查的結果,在綜合的分析、判斷后,決定患者是否需要做冠脈造影。就經驗來說,冠心病的可能性或危險性在中等以上,做冠脈造影的獲益最大。
如果冠脈造影的可能性非常低,那做冠脈造影就是在冒風險,得不到多少好處;如果冠心病的可能性非常高,醫生常常會非常積極地建議患者去做造影。
比如有些突發胸口悶痛的病人,做心電圖也提示是心肌梗,這樣的情況下就得立即做冠脈造影,趕緊把血管開通,緩解血管缺血的情況,所以這種時候做冠狀動脈造影時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