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心肌缺血可能和動脈粥樣硬化是相關性的,常見的一些誘因,比如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吸煙、肥胖、體力活動過少或者是一些高齡的患者。另外還有一些風濕性、梅毒性,還有川崎病的一些患者,可能也會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同時心臟瓣膜疾病,還有血黏稠度的一些變化,以及心肌本身的病變也會引起心臟的供血不足,導致心臟的氧供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夠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
心臟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完全要靠有氧代謝來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靜的時候,心肌的血氧攝取率也很高,約為70%。
正常情況下機體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恒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當某種原因導致心肌的血液供需失衡的時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