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合理地使用抗風濕藥,是治療風濕熱的重要環節。用藥劑量要足,療程應充分,才能制止風濕活動。水楊酸制劑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對風濕熱有退熱、鎮痛、消炎的作用。急性風濕熱患者服此藥24~48小時內,體溫即下降,關節腫脹和疼痛減輕,活動改善,心率減慢,血沉下降,患者感到癥狀明顯好轉。因此,此藥物是治療風濕熱的首選藥物。
但因不能去除其病理改變,因而對心臟瓣膜病變的形成無明顯的預防作用。乙酰水楊酸為最常使用的藥物,還有水楊酸鈉等。用藥至臨床癥狀控制后,或出現輕度中毒反應,如耳鳴時,劑量可酌情減去1/3~1/2,維持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