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占總高血壓著的95%以上;在不足5%患者中,血壓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本身有明確而獨立的病因,稱為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繼發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壓。
血壓升高僅是這些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是指由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壓升高,約占所有高血壓的5%。繼發性高血壓盡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絕對人數仍相當多,而且不少繼發性高血壓,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腎血管性高血壓、腎素分泌瘤等,可通過手術得到根治或改善。繼發性高血壓病由于其它癥狀不明顯,容易與原發性高血壓相混淆而耽誤治療,所以一旦發現高血壓,特別是年青人、兒童以及原來血壓正常的老年人,要先進行相關的檢查以確定是否是繼發性高血壓。
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腎性高血壓是繼發性高血壓中最為多見的: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晚期影響到腎功能時)、腎動脈狹窄、腎結石、腎腫瘤等;血管疾病:主動脈狹窄、多發性大動脈炎等。顱腦病變使顱內壓增高也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妊娠,妊娠高血壓可能與原發性高血壓并存,鑒別比較困難;內分泌疾病: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嗜鉻細胞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