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腫一般是與顱骨損傷有關系,骨折與顱骨的短暫變形,撕破位于骨溝內的硬腦膜動脈或靜脈竇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
血液積聚于顱骨和腦膜之間,在硬腦膜與顱骨分離過程中可撕破一些小血管,使血腫更加增大,由于顱蓋部的硬膜與顱骨附著較松,易于分離。顱底部硬腦膜與顱骨附著較緊,所以硬腦膜外血腫一般多見于顱蓋骨引起顱內壓增高和腦疝,所以出血量可因出血速度代償機制,原發腦損傷的輕重而異。
一般成人幕上達20毫升以上,幕下達10毫升時即可引起。絕大多數屬于急性型,出血來源以腦膜中動脈最多見。其主干或者是前置的出血速度快,可在6~12小時內或者更短時間內出現癥狀。少數由靜脈竇和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腫,出現癥狀可較遲,可表現為亞急性和慢性型,血腫最常發生在顳區,多數為單個血腫,少數可為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