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屬于氣虛的一種,是元氣不足、臟腑組織機能活動減退所表現的證候,多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年老脾功能低下,氣的生成不足,久病勞倦耗傷過度所致。
當脾氣虧虛,升舉無力而反下降就會導致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可以分為:
一、氣虛下陷,自覺陰中有物脫出,勞則加劇,小腹下墜,四肢無力,困倦,少氣懶言,面色少華,小便頻數,帶下量多,質稀色白或月經量多,經期提前,舌淡,脈虛細等。
二、是腎虛不固,自覺陰中有物脫出,腰背酸疼,下肢酸軟,頭暈耳鳴,小腹下墜,小便頻數,夜間尤甚,舌淡紅,脈沉弱。
治療:
氣虛治法以補中益氣為主,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而腎虛的治法,是以補腎培元、固脫提包為主,經常使用下面的經驗方:菟絲子15克,淮山藥10克,熟地10克,杜仲12克,金櫻子12克,山茱萸9克,黨參12克,升麻6克,枳殼9克,巴戟天10克。
如果是濕熱下注引起的子宮脫垂,治法以健脾利濕,清熱止帶為主,方用參苓白術散和四妙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