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臨床癥狀,并非一種疾病。是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病因較為復雜,病程遷延。根據病因不同,臨床癥狀多樣化,治療原則各異。
1.支持和對癥治療:
①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補充營養物質;
②止瀉藥。切記腹瀉主要應針對病因治療,盲目給予止瀉藥有時非但無效,反而會干擾腹瀉保護機體的一面,甚至引起嚴重并發癥。止瀉藥適用于劇烈腹瀉或長期慢性腹瀉,以防止機體過度脫水、水鹽代謝失調、消化或營養障礙。
③腸道微生態制劑。長期腹瀉也會引起正常腸道細菌減少。微生態制劑通過增加腹瀉患者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長,已恢復正常的菌群平衡,達到緩解腹瀉癥狀的效果。但需注意的是其不能與抗生素合用。
2.病因治療:
對乳糖不耐受者飲食中應避免乳制品,對乳糜瀉患者應予無麥膠飲食,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或腸道感染者應予抗生素治療,炎癥性腸病者,應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或氨基水楊酸制劑。胃泌素瘤患者,應予抑酸劑和手術切除腫瘤。對疑有膽酸誘導的腹瀉者可試用考來烯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