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稱胎膜早破,妊娠滿37周后胎膜早破發生率為10%,主要的癥狀是臨產前突然感到較多的液體自陰道流出,窺器檢查見陰道后穹窿有羊水聚集或有羊水自宮口流出可以確診。
發病原因較多,常見的因素有:
第一,生殖道的感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可引起胎膜炎,細菌可以產生蛋白酶、角質酶和彈性蛋白酶,這些酶可以直接降解胎膜的基質和角質,使胎膜局部抗張能力下降而破裂。
第二,羊膜腔壓力增高,雙胎妊娠,羊水多,巨大兒,宮腔內壓力增加,覆蓋于宮頸內口處的胎膜自然成為薄弱的環節發生破裂。
第三,胎膜受力不均,有頭盆不稱,胎位異常,使胎先露部不能銜接,羊膜囊所受壓力不均,導致胎膜破裂。
第四,其他因素,比如缺乏維生素C,鋅以及酮,使胎膜抗張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還有一些細胞因子升高可以激活溶酶體酶,破壞羊膜組織導致胎膜早破,還有人工破膜,妊娠晚期性生活頻繁等都可以導致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