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是來源于子宮內膜間質細胞的腫瘤,根據腫瘤的組織學和臨床特征,將其分為兩類,低度惡性的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和高度惡性的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低度惡性的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以前曾經稱為淋巴管內間質異位癥、淋巴管內間質疾病等,約占80%,病情發展比較緩慢,預后比較好。發病年齡較高度惡性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年輕,約四十到五十歲,多為絕經前的婦女,但是在生育年齡和兒童都可以發生,占生殖道惡性腫瘤的0.2%。
高度惡性的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惡性程度比較高,病情發展比較快,易侵襲和轉移,預后比較差。
兩者的病理特征也不相同,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大多發生在絕經后,好發年齡在55歲左右,一半以上為絕經期后的婦女,起源于陰道子宮頸內膜的間質細胞,并且病因、機制不明確。一般認為高度惡性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多數來源于子宮內膜間質,而低度惡性的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只是沿擴張的淋巴管或者是血管生長,起源于內膜的間質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