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藥物引起腎損傷可表現為腎小管功能障礙,腎內梗阻,急性和慢性腎衰竭,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其對腎臟的損傷機制主要有兩種:
一,直接腎毒性,經腎臟排泄的抗腫瘤藥在腎臟中的濃度較高,造成腎小管損害和腎小球損傷。
二,引起腫瘤細胞急劇破壞,導致腫瘤溶解綜合征,對抗腫瘤藥物敏感的腫瘤,由于腫瘤細胞迅速被破壞,細胞內的核酸在短時間內被大量釋放,導致高尿酸血癥,高黃嘌呤血癥,高磷酸血癥和高鉀血癥,引起急性腎衰竭,常見的可治腎損傷的抗腫瘤藥物包括絲裂霉素,順鉑,卡鉑,多柔比星,甲氨蝶呤,洛莫司汀,長春新堿,巰嘌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