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紫,為其主要表現,其程度和出現的早晚與肺動脈狹窄的程度有關。多見于毛細血管而豐富的淺表部位,如唇,指甲床和球結合膜等。因血氧含量下降,活動耐力下降,稍一活動,如啼哭,情緒激動,體力勞動,寒冷等。即可出現氣急和青紫加重。
2,蹲踞癥狀,患兒多有蹲踞癥狀,每于行走,游戲時,常主動下蹲片刻。蹲踞時下肢屈曲,使時靜脈回心血量減少,減輕了心臟負荷,同時下肢動脈受壓,體循環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量,減少缺氧癥狀暫時得以緩解。
3,杵狀指,患兒長期處于缺氧環境中,可使指端毛細血管擴張性增生,局部軟組織和骨組織也增生肥大,表現為直指末端的膨大如鼓槌狀。
4,陣發性缺氧發作,多見于嬰兒,發生的誘因常因為吃奶,哭鬧,情緒激動,貧血,感染等。表現為陣發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突然引起暈厥,抽搐甚至死亡。其原因是由于肺動脈漏斗部狹窄的基礎上突然發生了該處肌部痙攣,引起一時性肺動脈梗阻,使腦缺氧加重。年長兒常述頭痛,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