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供血不足,大多會發生在四十歲以后,平均的患病率大約是6.49%左右,目前心臟心肌缺血在我國的患病率呈現為逐步上升的趨勢,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它的常見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患者在勞累或者精神緊張的時候,會出現胸骨后或者心弦區的悶痛,或者表現為緊縮樣疼痛,并且可以向左肩、左上臂的放射,持續三到五分鐘左右,或者在休息以后會自行緩解,如果心臟缺血比較嚴重,可能會伴有出汗的情況出現。
二,在患者體力活動以后,出現胸悶、心悸、氣短,在休息以后,大多數是可以自行緩解的。
三,患者可能會出現與運動有關的咽喉痛,以及燒灼感、緊縮感或者說牙痛等。
四,患者可能會在飽餐、寒冷、飲酒以后突然發作的胸痛以及胸悶。
五,夜晚在睡眠時,如果枕頭放得過低,可能會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才能會感覺到舒適,熟睡或者白天平臥的時候,也會突然的發作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要立即坐起或者站立才可以得到緩解。
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時候可以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者胸痛不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