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以病癥發作特點命名的,病人因七情郁結或心腎陽虛所致,表現為自覺有氣體從小腹部向上沖至咽喉部,發作時很不舒服,好像要死一樣難受。奔豚氣在古今醫籍中,多歸于內科雜病或婦科雜病,多與驚恐或憂思等精神因素有關。情緒波動過于激烈,可以直接傷及臟腑,其中驚則氣亂,以致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惡則氣下,以致腎氣不固,氣泄于下。
如果突然受到驚嚇,或過度憂郁思慮,必將引起氣機逆亂,本病發作時有氣上沖,伴有精神緊張、驚悸不安及不愿理人,發作后病人沒有不適。本病多發生于中年以上女性,病程較長,反復發作,有驚恐、憂思等精神刺激病史,或有明顯的誘發因素。本病的預后與病情輕重、治療和護理是否得當有關。一般來說,病情較輕,治療及時,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與情緒變化,預后較好。若病情較重,治療、護理不當,病人心理負擔過重,情緒波動較大,則不易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