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其定為乙類傳染病,本病多見于冬春季,兒童發病率高,傳染源帶菌者和流腦病人是本病的傳染源。病人在潛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傳染性,傳染期不超過發病后十天。本病的顯性感染與隱性感染的比例約為1:1000—1:5000,所以帶菌者的傳染性更為重要。
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傳播。病原菌通過咳嗽、噴嚏等,經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由于本菌外界生存力極弱,所以很少間接傳播。但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可通過密切接觸,如同睡、懷抱、喂奶、親吻等傳播。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五歲以下,尤其六個月至兩歲以下的嬰兒發病率最高。據統計易感人群感染率感染后60%-70%為無癥狀帶菌者,約30%為上呼吸道感染性和出血點型,僅1%為典型流腦表現。